斜视,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,对孩子来说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导致终身的双眼视觉功能损伤。
本期的权科眼健康科普,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斜视的相关知识
正常情况下,人的双眼运动协调一致,可同时注视同一目标,并使目标在双眼黄斑部成像,传导到大脑视觉中枢,重叠成一个完整且有立体感的单一物象。
当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,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,就会发生斜视。
斜视的病因复杂,可能是先天因素导致也可能是后天原因,涉及到多种学说,比如眼睛调节学说、双眼反射学说、解剖学说、遗传学说等。成人斜视则多由后天的疾病或外伤导致。
斜视的表现多种多样,有的明显表现出眼位偏斜,有的仅有歪头、斜颈、眯眼或步态异常等症状。具体有以下几种分类
内斜视:眼位向内偏斜。偏斜角度通常很大。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,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~3岁儿童,通常会伴中高度远视,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。
外斜视:眼位向外偏斜,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。间歇性外斜视因患者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,大部分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位置,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,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。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常会闭一只眼睛。
上下斜视: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,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,上下斜视常伴头部歪斜,即代偿头位。
日常生活中,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儿童,看上去像是斜视眼,但事实上并非如此,这就是所谓的“假斜视”。这种情况外观看起来像是眼位偏斜,实际上双眼可以正常注视同一目标。
其中有三种情况需要我们特别注意:
1、由于亚洲人的面部特征,小时候往往鼻梁比较宽、扁平,经常会被家长误认为“斗鸡眼”
2、双眼瞳距过宽,正常双眼瞳距大约为62mm,超过70mm则可形成双眼外斜假象;相反,双眼瞳距过小也会给人造成内斜假象。
3、内眦赘皮,指内眼角皮肤皱褶覆盖住内眦部,严重者鼻侧白眼球都被皮肤覆盖,造成内斜视假象。
儿童斜视影响双眼视功能,易形成弱视,部分斜视儿童,尤其是眼睛上下偏斜者,会习惯歪头、侧脸视物,日久可能影响面颈部、脊柱的发育,由于斜视存在明显的外观影响,儿童可能会被同龄人嘲笑,容易造成心理障碍。
另外,斜视患者大部分不能形成有效的立体视,丧失立体视觉,对于空间的深度、物体的远近判断都会有一定困难。对于一些职业选择也会受限,如职业驾驶员、显微外科医生、飞行员等职业无法胜任。
研究表明,斜视越早矫治,效果越好,年龄越大,双眼视觉功能异常恢复越困难。斜视一般不会自愈,应尽早发现,及时应对。
先天性因素导致的斜视无法预防,家长定期关注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,做好眼部护理;对于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,即使眼睛没有明显的斜视表现也应提前做好相关眼部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