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青少年儿童的近视发生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,且呈现出了三个特点:“小、深、高”。小就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,在幼儿园5岁、6岁的小孩就有近视眼了;高就是患病率居高不下,患病率已经顶到天花板了;深就是度数深的人群比例在增加,近视眼已经成为了影响千家万户、成为国家关心的社会问题。
两会期,委员王宁利也表示,近视眼防控必须是国家战略,需要全民行动。我国已经部署了近视眼防控的国家战略,特点是“一增一减”。“减”是减少学生的负担,但更准确的应该是减少学生的用眼负担。“增”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要保障青少年每天有1个半小时到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。王宁利进一步解释,必须是连续的、户外的活动才能起到有效的防控效果。
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,想要“打败”近视,就要找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“视力杀手”,并制定防控策略。
来看看都有哪些“对手”?
杀手一:甜食
●甜食、碳酸饮料中的糖分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,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,而钙是眼部组织的"保护器",体内钙缺乏,不仅会造成眼睛视网膜的弹力减退、晶状体内压力上升、眼球前后径拉长,还可使角膜、睫状肌发生退行性病变,从而使眼球壁弹力减弱,助长近视加深。
●对策:不挑食不偏食,保证营养均衡。少吃或不吃甜食,少喝碳酸饮料,多喝水每天保证一定量的牛奶摄入量,牛奶能补充钙质,自然就增加了对眼组织的"保护能力"。
杀手二:噪音
● 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,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"波及"视觉器官,使人的视力减弱。简单的说,噪音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。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,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,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,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,超过45分贝时,40%的人瞳孔散大,达到115分贝时,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%,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。
● 对策:不管在用家电的时候还是说话的时候,都尽量将音量降低。
杀手三:心理因素
● 不良的心理因素导致视力减退,比如她们往往以"眼睛看不清"为借口,避免繁重的学习任务;也有一些是出于好奇、爱美等,对戴眼镜的影视明星和"眼镜广告"中漂亮的或显示学者风度的人物崇拜心理,不是近视而乱戴他人眼镜,久而久之,慢慢地发展为近视;另外还有是紧张心理,表现为有的青少年本来有轻微的近视,但是害怕父母责备而不敢告诉他们自己的眼睛状况,也害怕戴眼镜,一想到戴眼镜就心里紧张。于是长期拒绝戴眼镜,拒绝跟父母沟通,同样也错过了选择合理矫正方法的时机,以致视力下降。
● 对策:父母与老师要多与孩子互动,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帮助孩子克服不良心态,让孩子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。
杀手四:用眼习惯
● 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对眼睛的杀伤力是很大的。孩子的自控能力差,不注意用正确的看书、写字姿势,课桌椅搭配不合适,对预防近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,对自己眼睛负责的意识较弱等。
● 对策:加强孩子预防近视的意识,教导孩子勤洗手,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写字和看书姿势,购买合适的桌椅,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。每学习看书40分钟左右休息十分钟,配合眼保健操或远眺、闭目;带孩子多做户外运动。
杀手五:生活习惯
● 很多孩子无法改变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使眼睛受到了伤害。包括教室黑板反射不均匀、墙壁太亮、照明太亮或太暗、桌椅高度不合适等,都会直接或间接地、无声无息地、长时间地影响孩子的视力。
● 对策: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明亮宽敞的学习环境,避免孩子在太亮或太暗的地方过度用眼。
杀手六:睡眠不足
● 睡眠不足会引起孩子的全身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影响眼局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,导致睫状肌调节功能紊乱,是近视眼形成的病理基础。
● 对策: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,不要熬夜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督促孩子养成睡午觉的习惯,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。
看了上面的几点帮助,是否觉得对孩子近视的防控有了更多的了解?不过别担心,权科还有更多爱眼护眼小知识等你发现哦!不光如此,孩子即使出现视力问题也可以来权科体验,让眼睛“重获新生”。